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41章

關燈
第141章

朱元璋地域歧視的問題也進入了伍愛華的眼簾,在這裏伍愛華必須要給朱元璋正名:“他不是地域歧視,他是純粹地歧視每一個可能威脅到皇權的人。”

朱元璋:……

伍愛華解釋道:“朱元璋不僅規定了江浙蘇松四個地方的人不能進入戶部,也規定了後宮不得幹政、宦官不得幹政,同時女官反而主要從這四個地方選拔,你能說他是歧視嗎?”

“其實與其說是歧視,不如說是防備。”

“明朝的江西、浙江、蘇松等地在朱元璋還是個割據政權的時候,是被張士誠管理的。”

“大家都知道,張士誠和陳友諒是朱元璋稱帝路上最大的兩塊絆腳石,但是通過與這些絆腳石的對戰、攻伐,朱元璋不僅對他們領域的人記了仇,還發現了張士誠領地稅收的實力。”

“所以建國之後,朱元璋對這四個地方的賦稅規定遠高於全國其他地區,不讓這四個地方的人當戶部官員,就是害怕他們為了鄉鄰給四地減稅。”

【???他這難道不是稅收歧視?】

【江浙就活該交更多稅賦?】

【幹同樣的苦力,江浙能守一百,其他地方只能收七十,就算收江浙四十的稅其他地方二十的稅,江浙人民過的也比其他地方好啊】

【稅收本來就是國家調解貧富的手段,差異性稅收也很正常吧,雖然確實不公平就是了】

【那南京揚州那些地方也很富足啊!怎麽就不用?】

【那是他發源地,人家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都在,可不是要給優待嗎?】

看著彈幕上那些話語,伍愛華明智地沒有過多探討這個話題,只是借著大家都偏題了的機會,直接開始了民商事的內容。

“其實明朝的賦稅制度基本沿用了唐朝兩稅法的模式,分為夏季和秋季兩個季節征收田賦,男子在十六歲到六十歲之間都要進行服役。”

“但同時,明朝也采用了他們認為元朝比較好的方面,就是對於戶口和田地的管理,有隱戶和隱田的,一旦發現,都要作為刑事犯罪進行量刑。”

“同時,明朝賦稅負擔不均一直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。”

“朱元璋駕崩之後,建文帝和永樂帝都屢次給江浙蘇松四地降低稅賦,但是整個大明,這四地的稅賦壓力依然是高於其他所有地區。”

“很多人可能還會疑惑,都說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,蘇杭地區文風盛的很大原因是因為有生產力剩餘,地區經濟基礎決定了整體受教育程度,為什麽還說他們賦稅重呢?”

“就是因為夏秋稅其實是定額稅收,當地如果發生天災,只有皇帝免稅,才能不交稅。”

“而對於皇帝們來說,江南地區因為生活富足、存糧較多,而且人們不僅僅依靠種地生存,發生流民逃荒的概率很小,所以即使發生天災,江南地區被免稅的概率也是最小的。”

“當時江南地區的小地主和大地主,以及工商業主的生活可能確實還過得去,但是普通百姓平民就不一定了。”

“不過這些地區確實不經常發生逃荒,主要原因是在於他們充分利用了女性的勞動價值。”

“蘇浙一地,紡織業格外發達,女性成為家庭經濟支柱的比比皆是。”

【當時的人要是過得好,揚州瘦馬是怎麽來的,人家就想要賣女兒嗎?】

【而且秦淮河那些女孩子不也是被賣出去的?】

【賣兒鬻女不僅僅是蘇浙這四個地方的事情,全國都在賣,就是這些地方賣出去的更容易進煙花場所罷了,因為當時的人追捧瓜子臉鵝蛋臉細眉細眼的江南美女,不喜歡北方那種五官立體濃眉大眼大臉盤子】

“其實兩稅法經過差不多一千年的時間,已經不太適合社會經濟發展呢,所以在明朝中後期,稅收方面的弊病非常多,皇帝甚至采用宦官去坐鎮監管各地稅收。”

“皇帝知道宦官肯定會貪,但是他們貪了,收上來的也更多,而且宦官本身沒有子孫,自己好享受,只要貪了就會顯擺出來,不想用他們呢,抄家的時候完全沒什麽助力,不僅文臣武將叫好,其他想要頂替他們的宦官也比比皆是。”

“只是苦了當時的百姓,不僅要交稅,還會被當地官員、宦官盤剝。”

“對於明朝這種稅收弊病,張居正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一條鞭法。”

“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一條鞭法,但是一條鞭法具體是什麽內容,大家可能就說不上來了。”伍愛華笑:“其實一條鞭法就是將徭役和田賦合並,取消按照戶口和丁口攤牌徭役的方式,將徭役折算進入田賦當中,按照田畝數量統一征收銀錢,再由官府雇人服役。”

【這辦法不是很好嗎?稅賦很公平啊?】

【確實很好,但是他得罪了那些富人啊!】

【當官的,要麽自己家裏有錢,要麽有宗族和富戶支持,當上官之後也會置產吧?他一竿子得罪了所有同僚,大家能不恨他?】

“在一條鞭法的改革之後,沒有田地的貧民如果不租用田地,就不需要進行徭役稅賦的繳納,減少了貧民的負擔,同時也增長了稅收。”

“在張居正改革之前,因為土地兼並嚴重,以及進士舉人的天賦減免政策,國家的稅收流失非常嚴重,只要一個人中了舉人、進士,宗族中很多人的土地會掛在他名下,富戶會帶著田地投身他名下,越來越多的徭役和稅賦只能分攤到平民身上。”

“這也就導致了國家越來越收不上稅賦,畢竟收的太狠,人家也不是幹等死的,農民起義四起。”

【跟著闖王不納糧?】

【要不怎麽說張居正和於謙一樣,也給大明續命了呢?】

“一條鞭法在我國稅收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象征著稅收從人頭向田地的轉變、從實物勞動力向貨幣的轉變,也簡化了稅收程序,具有非常高的評價。”

朱元璋聽到伍愛華的科普,思考了起來:“這一條鞭法聽起來確實是不錯,田多的人錢也多,多交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活不下去反叛……”

聽著朱元璋的嘀咕,邊上的小宦官不禁同情地看了遠處大臣們一眼。

大臣們早就有心理準備,龍椅上坐的這位可謂非常恨當官的蛀蟲,重典治吏可不是隨便說說的,肯定會從這一條鞭法中早點東西加進現在的稅收法律中。

但是在洪武老爺手底下當官,能活下命來就不錯了,還指望發家致富?

大臣們想想那些掛在城墻頭上的同僚,就是一個冷顫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